老子“崇俭抑奢”思想的当代意义
作者:国学智 栏目:地域 时间:2015-04-01 点击:次
老子“崇俭抑奢”思想的当代意义
老子的“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个人能够做到节俭,不仅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更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正所谓“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当前,我国消费生活的主要趋势是正常合理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少数人大搞奢侈炫耀消费、超前消费。社会中经常出现几十万元的“豪宴”;天价手表、豪华汽车热销不衰等现象。在有些地方还特别热衷于搞过度超前的各种“大工程”,无节制地提高办公设施标准。这些现象和做法,既浪费了宝贵资源,又影响了社会风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危害极大。
奢靡之风日益盛行,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从思想根源来看,可能有这样两种原因:一是受到封建残余思想和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个人的生活上喜欢讲排场、耍阔气,及时行乐,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二是混淆了正常消费与奢侈消费,对节俭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的认为节俭会抑制消费,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其实,这些都是误解了节俭的真正含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正常消费才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奢侈消费是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我们提倡的节俭并不是为了否定和排斥正常的消费,而是反对和避免奢侈消费。
许多事实表明,奢侈消费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历史上,少数封建帝王就是因为骄奢淫逸而短命早天。其次,奢侈消费必然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就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是背道而驰的,也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还有不少低收入的群众,如果任由奢侈消费之风蔓延,会对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加剧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分化,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最后,影响社会文明的进步。奢侈消费之风不加控制的结果就是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更为严重的是诱使一些人为牟利而不择手段,甚至违法犯罪,进而危及社会文明进步。
如何利用“崇俭抑奢”的思想,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时代新风呢?
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勤俭节约的伟大意义和作用,真正认识奢侈消费的危害性。第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在消费过程中都应做到节能、减排,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污染环境。第三,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节俭是针对奢侈消费而言的,“崇俭抑奢”这一思想更不是要否定正常的消费、为了节俭而节俭,而是提倡我们要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在反对铺张浪费的同时,能够不断提高消费的水平、优化消费的结构、提高消费的质量,进而以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终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四,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应该适时开展一些如何合理消费的教育和培训,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自觉提高消费的文化含量,排斥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
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运用好“崇俭抑奢”的思想,坚持以上几点,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愿闻子之志。”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子路在孔子旁边侍奉。孔子说:“你们谈一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车马、衣服这些东西我希望与我的朋友共同分享,这样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愿意默默的行善,自己辛勤劳作,不麻烦别人。”子路说:“想听一听先生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让老年人得到安养,让朋友间充满信任,让年轻的人得到关怀。”
不论采取什么社会制度,不论采取何种主义,不论举起什么样的旗帜,我们的目标都是要让人民过得好一点,让人民更自由一点,让社会更和谐一些。
【品故事,明心志】
树立威信不能靠强权
我们都知道张飞生性暴烈,动不动喝醉酒后打士兵,士兵们敢怒而不敢一关羽败走麦城之后,被东吴所杀。张飞为了替兄长报仇,凭借权力提出了不合理要求,限令军中三天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负责制造盔甲的两员大将犯边疆、张达因为期限太急,就向张飞乞求宽限几天,张飞不但不听,竟然把二人打得满口出血,并命令道:
“一定要按期完成,若超过期限,就杀了你们示众。”
两个人知道根本不可能按期完成,便商议:“与其他杀我们,不如我们杀了他。”
张飞之所以被部下杀死,与他平时的过度蛮横是分不开的,平常下属们就是“敢怒而不敢言”,更何况是在他急切为关羽报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