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典籍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国学智慧
历史朝代
国学修养
礼仪民俗
人文艺术
生活百科
人物百科
成功励志
国学百科
国学智
学国学,改变人生!
搜索
礼仪
民俗
伦理
称谓
地域
节日
民族
民间
对联
方言
幽默
祭祀
祝寿习俗
满月习俗
结婚风俗
伦理道德
礼义廉耻
三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
祭奠
祭拜
扫墓
上坟
祠堂
坟墓
烈士陵园
葬礼
伦理道德
礼义廉耻
三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
您的位置:
国学智
>
礼俗
>
伦理
>
伦理列表
德征、德政、德行的全面解释
德征、德政、德行的全面解释 德征 龙山时代中国大地上的人类生活以族为单位,人口密度增加后,族与族之间的接触亦增加,需要符号来表示族间分别,德的观念便应运而生,它的原意是人的外貌及由此...
[详细]
时间:2015-10-22 关键词:
德征
德政
德行
德字的解释、德字的流变
德字的解释、德字的流变 两千多年以来,很多人以为德就是道德或德行,只是一种可能有助于公益,但却会限制个人进取和享受的态度或内在品格,从而视走捷径、不依常规和享受生活者为不道德。这种看...
[详细]
时间:2015-10-22 关键词:
德字
解释
礼义
仁求实践,克己向上,“仁”的现代意义
仁求实践,克己向上,仁的现代意义 仁的修炼和发扬不能靠闭门思考,必须自觉地实践。践礼就是掌握行仁的一个方法,仁是无限的实践过程。孔子对礼不嫌琐碎,就是感到日常践礼对于长期居仁的作用(...
[详细]
时间:2015-10-22 关键词:
仁义
克己
意义
“仁”以复礼,最终为公
仁以复礼,最终为公 孔子一生最蜇大的关怀,是如何解决当时各地的内篡外侵。他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复到周公已经让立起的礼制,周初除了以封建制来加强政治和军事控制,也用宗子礼制来改变亲族...
[详细]
时间:2015-10-22 关键词:
仁义
孔子
仁字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仁字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仁的东夷背景天伦的初意 仁的概念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原素:发自内心的茛情和自觉地要求自己不断实践的责任承担感。这两个元素在春秋时期仍普遍体现于东夷母系风俗中的兄弟...
[详细]
时间:2015-10-22 关键词:
仁义
起源
发展
意义
仁义道德的现代启示
仁义道德的现代启示 为仁由己 天伦顺序泛爱人,克己承担态度真。自觉不休常向善,凡尘实践永求新。 合宜行义 主动帮人要及时,不求报答不谋私。同情奋慨牺牲易,弃旧迎新险就宜。 辨道适性 万水...
[详细]
时间:2015-10-21 关键词:
仁义
道德
现代
启示
仁爱:仁爱之德、仁爱之道
仁爱:仁爱之德、仁爱之道 仁小篆字形仁,似二人亲如一体。意思是指人与人相处时一种亲善友爱的和美关系。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帝王将相以仁治国,仁爱民众,则政通人...
[详细]
时间:2015-04-19 关键词:
仁爱
仁义
仁义礼智信
儒家“忠恕之道”中的可借鉴之处
儒家忠恕之道中的可借鉴之处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研宄和建设合乎伦理的对待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而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儒家实现其仁...
[详细]
时间:2015-04-02 关键词:
儒家
忠恕
借鉴
道德建设离不开伦理道德
道德建设离不开伦理道德 孔子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最具有突出贡献和巨大影响的一位伟人,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依据,更是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这些又构成了...
[详细]
时间:2015-03-21 关键词:
道德
建设
伦理道德
三纲五常伦理与政治
三纲五常伦理与政治 就伦理组织说,既由近以及远,更引远而入近,故而无边界无对抗。无边界无对抗,故无中枢,亦即非团体。非团体,即无政治。政治非他,不外团体公共之事而已。但一家族却可自...
[详细]
时间:2015-02-17 关键词:
三纲五常
伦理
政治
首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1
2
3
共 3页25条
伦理最新
义分则和一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义分则和一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第一,荀子义分则
[详细]
冬季的腊八节是祭祀祖先的节吗?
秋季的中秋节与丰收和月亮有关吗?
秋天的七夕也叫“乞巧节”吗?
古人如何过端午节?古人又称作“天中节”
夏季的端午节为什么又叫端阳节?
清明节是怎么回事?
春节(元旦)是祭祀“岁”与“年”的活动
中国传统春节与天有关系吗?
什么是“七十二候”,包括哪些“候”?
伦理推荐
伦理排行榜
什么是“人伦” ?
仁爱:仁爱之德、仁爱之道
什么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包括什么?“五常”包括什么?
仁字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什么是“三纲领”?什么是“八条目”?
儒家“忠恕之道”中的可借鉴之处
如何理解“温良恭俭让”?
如何理解:男女授受不亲、男主外,女主内
什么是“五伦”?“五典”都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