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国学智 > 人文 > 民族 >

甲骨文的“赤马”义出“天赤道”

作者:国学智 栏目:民族 时间:2016-07-09 点击:

  甲骨文的“赤马”义出“天赤道”

  甲卄文、金文中有“马”字,变体甚多,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也应是多方面的。

  图二:11所示甲骨文、金文的“马”宇,只有图正中下侧的那个“马”字,人们能够认得,其他都较难认。又图左下侧的两个“马”字,采自《甲骨文编》,也可认定是“马”的象形字。又图左一上下两个“马”字,足部用阓圈纹表示,加上眼部是三个圆阁,应寓意星辰,便是天上的心宿星座,而身躯是马,应取义于房宿星座包裹着心宿星座,是一匹“天马”。《史记•天官书》说:“房为府,曰天驷。”《索隐》引(诗记历枢》说:“房为天马,主车驾。”俗称“天马行空”,关于“天马”的神话,见《山海经•北次三经》说: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善焉,其状如白犬而黑

  头,见人則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纠。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

  身青,足黄,是名曰鹧鶊,其名自谈,食之不饥,可以已窝。

  这是春分迎日祭典时,根据偕日出时的天象,所编成的神话。“马成之山”指春分日来临的夜半子时,东宮苍龙的房宿与心宿星座,已运行到了上中天时的位置。又说:“其上多文石”者,《谥法》说:“经纬天地曰文。”专指苍龙体的龙心,大火心宿二(天竭座ct星),是远古至上古时代的授时星象。又说:“其阴多金玉”者,《说卦传》说:“乾为天,为金,为玉。”指天上冰淸玉洁的星辰;而天将黎明,金色的太阳也将从东方大地上升起。故相继又说:“有兽爲,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此“兽”指东宮苍龙,在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过程,苍龙体的房宿与心宿里座,正在西方地平上,而龙头已经没入地平,便是“白犬而黑头”;此“犬"也是指“龙犬”,意为苍龙体的尾宿星座,犹如“犬尾”。结语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意为太阳升起,展星消失,而东宫苍龙已没人地平。

  引文的下半段说:“有鸟焉,其状如乌。”此“鸟”指“太阳鸟”。《说卦传》说:**离为雉。”又说:“离为火,为日。”“日”指太阳,熊熊之火的太阳,从东方地平上升起时,衬托着五色斑斓的朝霞,犹如一只五彩山雉。此时,观象者已做好了测定日出之彔的晷影,晷影呈青黛色,也是“乌有之线”,便是“其状如乌”。见栽于{淮南子•精神训》说:“曰中有跋乌。"注:“跋犹蹲也,谓三足乌。”指晷影投射在地面为“蹲",也即“是名曰鹃鹈。”图二:丨1右上角的那个“马"字,其头部已变形为“鸟头”,正是综合了春分迎日祭典时,“龙马”与“太阳鸟”的复合字。图二:11上行左二,字的形象正是“龙马”。这是甲骨文时代的“马”字。

  其他“马”字,多数突出其头部,略呈人目状,而且放射着光芒,合于(说卦传》:“离为目。”又说:“离为火,为日。”被比喻为太阳神的“眼睛",实是取象于东宮苍龙的龙心,大火心宿二(天蝎座ot星)。这是银河系中最大的一颗红超巨星,红光闪闪,呈火焰般的红色,因名“大火”。在春分日的夜半子时,大火星正居于上中天的位置,怒目而视,扫射着整个夜空,故被构建在“马”字的头上。《说文解字》说:“馬(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古文;擊,籀文马,与彩同,有《。”此籀文或古文的“马”字从“0”,便是一颗星辰符号,也是取象于天上的“大火星'这是“马,怒也Z

  “马”字又与“武”相联系,俗称“止戈为武”,释义从“止”。《说卦传》说:“艮,止也。”又说:“成言乎艮……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指冬去春来,北斗七星的斗杓指向东北方位,提携着东宫苍龙的龙角,从东北方的地平上升起来,这是立春时节已来到的天象,在《史记•天官书》中说:“杓携龙角。”《集解》引孟康说:“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也;携,连也。”称“古历建寅"。这是《说文解字》中对“马”字的解释。

  又(说文解字》古文或籀文的“马”字,也是传承于甲骨文与金文的“马”字,字的下半部分形似小篆的“豕”字,为(说卦传》说:“坎为豕。”指天上的东宮苍龙也可以称“猪龙”,成为“马龙"而猪身的特点,并被记载在《周易》一书中。《说卦传》又说:“乾为马。”又说:“乾为天,为玉,为金,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療马,为驳马。”总四匹“龙马”,陪伴着太阳作四时周天运动。又所谓“为大赤”者,指春分日和秋分日两天,东宫苍龙又陪伴者太阳,循天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反映),运行在“天赤道”上,也称“赤道阍”,即“春分阐”或“秋分阍”,在《周易》中称“中道”。便是“春分日道”或“秋分日道”。又说:“为玉”、“为冰”者,指冰淸玉洁的星辰。待到太阳升起,金光万道,照亮了整个寰宇,便是“乾为天,为金。”考古所见,“龙马”或“猪龙”的形象,以红山文化的“猪首碧玉龙”与“马首玉佩”最为典型(图二:12)。

  图二:12所示红山文化的猪首病玉龙(下〉,与“马龙首”玉佩(上),图的右下是猪首龙的原件,突出其向后背伸展的“马轚”,可称“猪首马龙”。再看图的上面,是一件“马龙首”勾云形玉佩,身躯作圆阐状,头部在右下角,两侧支分出蝎状的“整”,是取义于东宫苍龙犹如一只“大竭子",合于巴比伦黄道十二宫的“天竭宮”。再看玉佩的右上角与左上角,是两个“马头”,也有点像“猪头”,在此用为“龙头”。最后看玉佩的左下角,支分出两个头,外侧是“马龙头";内侧是人格化的猪面神。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以猪为神灵,其文化根源应如《大戴礼记•易本命》说:“四主时,时主豕。”注:“天有四时,春秋冬夏。”®而玉佩的平面也呈长方形,并有圆涡状的中心,也寓意了四方四时的天象旋转。

关键词:甲骨文天象赤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