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

您的位置:国学智 > 蒙学 > 三字经 >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作者:国学智 栏目:三字经 时间:2014-09-11 点击: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 生 宜早思

  【注释】

  (1〕苏老泉:宋朝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州人。小时未读书,

  到了27岁时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成了着名的文学家。他生有二子,次子苏辙, 字子由;长子苏拭,字子瞻,号东坡,后来为翰林学士,世称“三苏” ^

  (2〕彼:他,代指苏洵,既:已经。犹,还。悔:后悔。

  (3〕尔:你,你们。小生:小孩子,年轻人。宜:应该。早思:早一些

  考虑。

  【译文】

  宋代苏洵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到了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成了大学 问家。苏洵年纪已大时,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像你们小孩子,更应把握大好 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赏析】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是苏轼的父亲。苏洵与苏 轼、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均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苏洵少年时,无心读 书,荒废光阴,年岁渐长之后,才知道读书是为人立身之本。所以二十七岁才开 始发愤读书,读了两年之后,苏洵去参加进士与茂才考试,但两次均未得中,苏 洵一气之下,不再为科举而读书,日夜攻读,终成一代大家。欧阳修极力推崇苏 洵的文章,苏洵与苏試、苏撤三父子因文学上突出的成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令 人钦敬的人物。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苏洵到二十七岁之后,才悔悟 嗟砣岁月,开始发愤攻读。起步确实已经晚了,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二十七岁的 年龄早该有些功名了。但苏洵不以年龄大而耻,与苏轼、苏辙两个儿子一起学 习,学成一代大家。苏洵可谓大器晚成,主要因为苏洵悔悟得太晚,所以成才亦 晚。但苏洵悔悟之后,发愤攻读,刻苦努力,正是这种学习态度才让他能够成 器。现在儿童、少年正值年少,正是学习的大好光阴,不可磋砣岁月,以苏洵那 样的大家,尚且觉得悔悟得太晚,可见早年发愤读书是非常重要。

关键词:

相关文章